輪椅使用者需要的是…
台北擺位工作坊的三位個案,有一位腦性麻痺的小男生,以及兩位肌肉萎縮症患者C小姐跟K小姐。
肌肉萎縮患者,對輪椅的適應性很差,角度稍微不對,就會很不舒服,很難找到合適的輪椅產品,對治療師及輪椅特製團隊來說,要直接找到合適的輪椅,難度極高。

治療師為病患選擇輪椅的七個目標
- 提供骨盆和軀幹的穩定
- 優化日常生活活動(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)的功能
- 保護肌膚,預防或治療壓瘡
- 提供使用者最佳的乘坐舒適感
- 盡量降低不需要的不穩定動作
- 身體變形個案,評估要矯正還是遷就
- 儘量防止個案的身體持續變形
評估從躺姿開始,頭、肩、骨盆在直線上
現況:肌萎患者 C小姐,目前使用電動輪椅,上半身為了操作右手控制器,向右側彎變形,平時側躺入睡。
- 坐姿時地心引力會影響姿勢,所以先讓C小姐躺下,觀察躺姿。
- 身體變形個案,評估要矯正還是遷就
已經有風吹式變形的狀況,目前膝蓋是彎曲的。利用書擋加泡棉自製擺位工具,第一步先讓骨盆正位,接著將胸腔擺正。這樣的姿勢,儘管肩膀與頭都在一直線上,卻會讓C小姐的脖子會擠迫、不好呼吸,需要調整枕頭位置。 - 儘量防止個案的身體持續變形
長年姿勢不正造成的變形,剛開始擺位時,不要求完全拉正,骨盆不要再移位、旋轉下去。側躺睡姿,不能改善任何關節活動,把能夠正躺著睡眠,設定為努力的目標,在睡著時,利用重力擺位矯正。
